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声音相和,前后相随,恒也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持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天下有了美的存在,就有了丑。有了善的存在,就有了恶的存在。老子进一步阐释,有无,难易,长短,高下,声音,前后这几对对立的概念,说明了对立的两面是相互依存存在的,有一方必然有另一方(恒也)
所以老子说,圣人应该作什么?圣人应该什么都不做(圣人处无为之事),这样根据前面对立面相互依存的道理,那么非圣人才会什么都做,万物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。
对万事万物的发展,任其自然生长,不占有,不加干预,根据前面对立面相互依存的道理,越是不占有就是“占有”。
生而不有,为而不持, 抛开前面的对立面道理,这句话更是最早的开源精神。开源不就是这样吗?生而不有,为而不持。就像Linux系统一样,开源了后,诞生了很多发行版本CentOS、Debain、Fedora…百花齐放,日常生活中很多自动控制的电器上都跑的是Linux系统。而Windos系统,虽然微软也很伟大,但是我们今天只从开源这个角度看,与Linux相比,它的发展并没有百花齐放的景象。
回到主题,这一章老子还是主要讲对立。对立的两方面是互相依存的存在,圣人掌握了这个道理,就会让事情的发展朝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,花小钱办大事,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。